俄罗斯海军副司令米哈伊尔·古德科夫阵亡了,时间是7月2日证券股票配资,地点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边境城镇科列涅沃。俄罗斯媒体报道说,设在当地的俄海军陆战队战地指挥部遭到至少4枚敌方导弹攻击,古德科夫当时正在指挥岗位上。
这种新闻非常吸睛,因为是副司令。粗鲁的人说:副司令都死了?文明些的说,这是俄罗斯海军的重大损失。
损失肯定不小。尽管俄罗斯海军早就不是当年的苏联海军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全军十几万人,拥有包括一艘航母、四艘巡洋舰在内的370余艘作战舰艇。能在这么大单位当上副司令,那就不是一般人。阵亡了,那就是重大损失。
但是,并不令人惊讶,因为自从战争爆发以来,俄罗斯多名高级军官先后阵亡。而且,参看刚刚停火不久的以色列和伊朗互相袭击,就会发现,单个阵亡不算什么,更惨的是多名高级指挥官被导弹一锅端。
再往上数,会发现斩首的可能性直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。美国总统特朗普明说:是我救了“最高领袖”一命,他不必说“感谢特朗普总统”。并且威胁说,美国知道哈梅内伊晚上睡在哪里。
特朗普没有吹牛,如果不是美国阻止,以色列人可能已经动手了。
美国在军事上碾压伊朗,以色列的空军也可以轻松攻击没有空军保护的伊朗领空,他们斩首伊朗军方高官不是难题。那么,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呢?所有人都知道,俄罗斯军事力量远大于乌克兰,而且目前在战场上占据优势。
可是,这也没耽误乌克兰军队干掉多名俄罗斯高级将领。每当有消息出来,莫斯科都会感到尴尬——当然,现在也可能习惯了,更多时候在想,怎么样才能让将军们安全一点?
战争期间斩首对方高级指挥官是重要战果。这一点谁都清楚,因此对大员们的行踪也都保密。就像古德科夫到库尔斯克,不可能大张旗鼓。据俄罗斯媒体称,乌克兰的无线电侦察人员可能获悉了指挥部的位置,俄军驻地内可能有乌方间谍。但是,上述报道目前尚未得到俄官方的证实。
据报道,俄军指挥部是被乌军用美制“海马斯”导弹击中。“海马斯”全称M142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,该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联合生产,可发射MLRS弹药家族的各类火箭和导弹,最大射程499公里。
古德科夫副司令吃亏就吃亏在这里:从情报上说,他人在指挥部的信息可能被乌军侦察部门获知;从距离上说,科列涅沃距离乌克兰苏梅地区仅25公里。乌军导弹可以轻松够着那里。结果,阵亡就发生了。
教训一,重要人员行踪一定要保密;教训二,将领离前线远点,别以为官阶高点对手找不到你。
当然,很多人不见得同意。有人在网上评论说,苏军和俄军都经常有高级指挥员在战争中伤亡的情况,主要是因为“身先士卒”。
说到身先士卒,乌克兰也不差,但相比之下没有出现俄军那种的将军伤亡比例。这其中可能有点门道:俄罗斯下手狠,但作战指挥挺糙,糙了,就难免出现高级军官经常被对方“拿下”的情况。
另外,俄罗斯可能也有无奈。都在战场上搞情报,但是乌克兰实际有北约和美国的情报支持,如果乌军耳边经常有提示,告诉往这边打或朝那边炸,俄军也只能守着。
不过,尽管古德科夫阵亡了,有些中国网友还是给予挺高评价,顺道蔑视了一下西方军界,说:“大毛的将领都是拼出来的,西方的将领都是家族后代,战斗力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。”
在观察乌军依靠情报战小有斩获,而俄军将军时常现眼后,有人在观察者网留言区写道:“别吹乌克兰情报系统,放我们面前差不多也就是半透状态”,“这种水准的情报保障恐怕在现在的PLA面前会被打得找不到北。或许真应该找只鸡杀……打完越南40多年没动手,蛮夷们还真把PLA当成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呢”。
其实,网上说说也就算了,千万别盼着打仗。真打起来,恐怕经常留这种言的人得第一个上。到那时就会发现,古德科夫副司令是在战争爆发三年多才阵亡,已经算晚的了。
中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